返回 顶部

社区养老服务来了新力量,光明不仅开出长者食堂,还在这里落地全市首个认知症社区服务点

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2023-12-26
字号: [小] [大]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23-12-26


张钰芸摄(下同)

早上8点在长者社区食堂吃一碗热腾腾的大馄饨,然后走上二楼听一堂脑健康讲座。下课后起来活动一下筋骨,踩一踩动感单车。中午时分,食堂里升起烟火气,由华东医院定制的老年营养膳食套餐刚刚出炉。下午体验冥想疗愈,放松身心,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一把水墨团扇。这样的生活,你向往吗?

今天上午,光明食品集团所属上海市健康养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康养”)和闵行区虹桥镇政企联手打造的红松东路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暨健康生活支持中心正式运营。从充满科技感的适老化设计,到联动医养资源的健康支持,还有健康安全又美味的幸福“食”光,为老服务中心将为周边居民享受专业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打造上海康养特色样板。

社区是确保老年人在原有的居住环境和社会关系中安享晚年的重要载体。在闵行区虹桥镇,户籍老年人口为31821人,老龄化率达到37.9%,其中高龄老人5228人,独居老人1532人。受虹桥镇的委托,上海康养在红松东路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设置全天候长者社区食堂、健康生活支持中心等两大服务板块,辐射周围7个居委会,服务约1万名老年人。

走进一楼的长者社区食堂,这里从早上6点半开始营业至晚上8点,为周边居民提供一日三餐,带来浓浓烟火气。在点餐口的屏幕上,2款老年营养膳食套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香菇豆豉蒸鱼、山药炖排骨、蒜蓉菠菜、开胃酸菜汤,再配上米饭和紫薯玉米,就是满足的一餐。原来这是上海康养联合华东医院、上海粮食科学研究所共同发布的营养餐,一共有7款,每日轮流上新,让周边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吃到进博会上的“营养套餐”。

“试营业不到一周,已经有9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办卡,在食堂消费能打8.5折。”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后续,上海康养还将与上海各大医院一起,整合各方在食品、医疗等领域的资源禀赋,结合项目基地和临床进行功效验证,启动对老年特膳、老年特医食品的探索,有针对性地推出介护套餐,为有吞咽困难的老年人提供更为科学、健康的饮食搭配服务,争创上海老年健康食堂。

为老服务中心的重头戏更在二楼。这里设置健康促进、社交生活、心理支持以及活力中心4大运营功能分区,构建出以认知症早期干预为特色的“健康生活支持中心”,为老年人创建一个家庭生活和邻里社区联动的全面健康生活环境。

一上二楼,就能看到一位家庭医生正坐在多功能诊室里,为老人提供日常健康检查和疾病跟踪管理,隔壁则是经过适老化改造的助浴室,并配备专业护工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沐浴服务。“我们已经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把社区医生请到中心来,今后也会引进市级医院的专家坐诊。”上海康养集团居家养老部运营管理主管文思告诉记者,除了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这里还设立了情感充电站、心理陪伴站等功能,为有心理健康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心理咨询服务。

此外,“健康生活支持中心”还提供老年人日托服务,老人在早上8点半入托后,为其安排早操、茶休、认知促进、午餐、午睡、躯体功能训练、社交促进团体康乐活动等丰富内容。“日托名额有限,之前已经有老人和家属来咨询过了。”文思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的为老服务中心,这里最大的特色是落地全市首个认知症社区服务点,也就是“脑健康小屋”。它与专业机构联动,开展认知症介护合作,建立“脑健康三级干预模式”,完善“早期预警—早期症状识别—早期干预存连”照护支持体系。

再往里走,还能见到墙上挂着的一张月度活动课表,上面满满当当安排了几十个活动,既有PLAM香薰疗法、冥想疗愈、律动歌圈、心灵茶室、书画荟等满足精神需求的活动,也有脑健康讲座、慢病膳食讲座等健康知识类讲座,还有收纳整理课、工艺坊DIY等生活方式的体验。

链接“科技场景”,上海康养也在逐步搭建智慧康养云平台。在红松东路综老中心,“虹桥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已经上线,大屏上显示出养老设施、福利政策、为老服务、津贴补助、健康医疗等多种为老功能及信息数据。不仅可以为长者及家属提供一站式、数字化的便捷服务体验,同时也满足了红松东路综老中心的运营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并为后续上海康养多维度、不同层级的各项数据分析展示奠定了基础。

新民晚报记者张钰芸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