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四个转变,五个统筹”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蒋丽英解读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来源:红星新闻 ​​四川在线 发布时间:2023-12-01
字号: [小] [大]   
来源:红星新闻 ​​四川在线 时间:2023-12-01

12月1日下午,《四川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召开。目前,四川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蒋丽英进行了解答。

在完善顶层设计保驾护航方面,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养老服务业纳入全省“4+6”现代服务业体系,建立养老服务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应对老龄化纳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全省出台涉及养老服务政策文件60余个,初步形成以省政府系列规范性文件为骨干,涉老职能部门工作方案、养老服务行业系统标准为支撑的政策体系。省政府将养老服务政策落实情况纳入目标绩效考核范围,2022、2023年以来连续两年将养老服务纳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格局初步形成。

基础设施上,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全省街道层面100%覆盖,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成形。在农村,县级失能特困人员养护院实现全覆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600余个、村级养老服务互助点位5000余个,县乡村相衔接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逐渐完善。福利保障上,44万特困人员全部纳入救助供养,30余万农村留守老年人全部纳入台账管理,高龄津贴惠及260余万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惠及200万困难老年人,为10余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了适老化改造。队伍建设上,四川省连续4年实施全省“百千万养老骨干人才工程”,创新“蜀养人才培英”品牌,编制养老服务领域培训大纲和教材,成功举办6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累计培训养老服务人才20余万人次。

▲四川省养老服务中心

其次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全省医养服务机构达到500余家、床位近12万张,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率达到100%。创新“五社联动”,涉老社会组织达到4800余个、各类老年协会4.7万个、涉老社会工作者达到5.1万人。倡导“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全省民政系统建成各级老年大学2300余所,在校学员19万人。老年志愿服务队伍达到4600余支,老年志愿者人数达90万人。发展“智慧养老”,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数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打造“宜居环境”,在全国率先实施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10项行动,老年人出行、办事、就医、文娱等生活场景全面优化。

为事产并行激发市场活力,在加强区域合作上,四川省与重庆市建立养老服务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合作机制,西部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达成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共识,川粤湘渝黔陕等14省市签署旅居养老合作协议,黄河流域9省市共同打造区域养老服务市场。促进产业发展,成功举办5届中国(四川)国际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博览会,累计签约金额超过275亿元。在攀西地区加快打造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初步构建以成都市温江区、攀枝花市西区为载体的“一园两区多板块”发展格局。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初步建立覆盖行业法人、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系列配套文件,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红星新闻记者 昌娟

今年10月底,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四川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立足省情实际,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全生命周期发展入手,提出总体要求,细化重点任务,明确保障措施,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体系建设持续发展、老年群体得到实惠。12月1日,《四川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召开,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蒋丽英对于《实施方案》的制定背景、主要考虑以及内容亮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一是“四个并存”,揭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形势。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四川省60岁及以上人口1816.4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居全国第3,占人口总量的21.7%,老龄化率为全国第7,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四川省除“三化”全局特征外,还显现出“四个并存”的区域特征:一是深度老龄化与严重少子化并存。在“老去”与“不生”的矛盾之下,四川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抚养比失衡、少劳化凸显,将对家庭收入和赡养能力造成冲击,大部分家庭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二是家庭小型化与人口分离化并存。人口转变与社会转型带来的代际关系变化,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制度和结构正在逐步改变,家庭制度、家庭情感、家庭责任等将受到更多冲击。

三是未富先老与慢备快老并存。2022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万元。2023年,四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28元。随着高龄化失能化的加速,老年照护需求将快速增长,社会保障服务供给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四是城乡倒置与区域失衡并存。全省老龄化水平农村形势高于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明显快于经济发达地区。

综合分析,四川省老龄人口基数大、程度深、增长快、负担重,“四个并存”的区域性特征更是凸显四川省人口老龄化形势不容乐观。蒋丽英表示,伴随着当前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如何“养得了老、养得起老、养得好老”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所以在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下,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要把握“四个转变”:

一是从窄化老年人视角向全域老年人视野转变。既做实针对特殊困难老人基本生存需求的“纯养老”,又盯实低龄活力老人、健康老人的发展需求、精神需求的“准养老”,同时立足中青年视角前瞻性考虑基本养老服务的方式、制度设计、保障机制等的“大养老”。

二是从关注显性养老民生问题向隐性老龄社会问题转变。在保障全体老年人基本生存权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老年人心灵慰藉不足、精神文化匮乏、亲情沟通缺位等隐性老龄社会问题。

三是从单一化的服务供给模式向系统性的服务供给体系转变。坚持从满足“生存需求”,到兼顾“发展需求”“精神需求”;从部门业务分治,到部门协同共治;从政府单一供给,到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各归其位、责任共担。

四是从被动应对建立服务保障型老龄社会向主动探索建立活力发展型老龄社会转变。改变“老龄化=负担”的传统思维,发挥1800多万老龄群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建立“活力发展型”老龄社会。


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从特惠到普惠,逐步实现人人享有|聚焦四川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①

四川在线记者 李丹 吴梦琳 摄影 华小峰

12月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四川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解读今年10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四川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我省60岁及以上人口1816.4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居全国第三, 占人口总量的21.7%,老龄化率为全国第七,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发布会上,民政厅副厅长蒋丽英表示,除了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外,我省人口老龄化还显现出深度老龄化与严重少子化并存、家庭小型化与人口分离化并存、未富先老与慢备快老并存、城乡倒置与区域失衡并存等“四个并存“的区域特征,且我省还肩负着打造西部养老服务高地、辐射整个西部地区老龄人员的重要使命,高质量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伴随着当前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如何“养得了老、养得起老、养得好老”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

蒋丽英表示,在考虑了我省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四个转变”基础上,基于人口高质量发展背景和大民生视角,《实施方案》秉承“夯基础、抓普惠、促多元,以基本养老服务建设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了“清单制度、响应机制、供给能力、要素保障”等4个方面的19项重点任务。

附件为《四川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共23项服务项目,较之国家清单增加了7项,创新拓展了老年教育、社区服务、法律服务、生活优待、文体活动等基本公共服务中涉及到养老服务的内容,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从特惠到普惠,让老年人享受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随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逐步实现人人享有。

《实施方案》重点体现了“五个统筹”:

一是统筹需要与可能。既着力解决社会保障、社会救助、集中供养等当下群众最关注、最期盼、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和可持续发展,防止出现基本养老服务不可持续的问题。

二是统筹特惠与普惠。立足“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既重点聚焦老年人面临家庭和个人难以应对的失能、残疾、无人照顾等困难时的基本生存需求,也同时兼顾活力老人、健康老人等的运动健身、文化娱乐、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发展需求、精神需求。

三是统筹共性与个性。在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共性需求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年龄阶段、收入水平、身体状况等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医”和“养”结合、“乐”和“养”结合、“劳”和“养”结合、“学”和“养”结合。

四是统筹事业与产业。既立足政府民生职责,做实兜底保障,又防范以社会福利的思路发展养老服务业,陷入“福利陷阱”,同时避免单纯视为营利性产业,走入“过度市场化”的歧途,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五是统筹规划与执行。既要规划远景目标,又要压实政府相关部门责任,建立全省统一的基本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以及监测指标体系,确保“远景图”变为“实景图”。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