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人民日报点赞重庆养老:政府無償提供場地、資金補助等委托社會力量开展养老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2-10-25
字号: [小] [大]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2-10-25

      “中心帶站”服務    精准匹配需求

  “婆婆身體怎麼樣?我們中心接到了您的離床報警。”

  “沒事!我只是去廚房喝了點水,不用擔心。”

  家住重慶市巴南區龍洲灣街道百節社區的謝奶奶今年93歲,腿腳不便,子女不放心其獨自在家。百節社區養老服務站助老員入戶走訪了解情況后,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上門為其安裝家庭養老床位,通過床帶、手環和可視對講等智能設備,實現對老人的24小時智能看護。

  “‘中心帶站’模式就是把各層級資源打通。由站點搜集家庭的各項養老需求,需要哪種服務,便由中心精准匹配。”巴南區民政局副局長陳雲峰告訴記者,為了全面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質量,巴南引進14家專業養老服務企業,對區內建成的304個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鎮街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112個、村級互助養老點172個),通過“中心帶站、服務進家庭”模式實行社會化運營。截至目前累計服務超52萬人次。“家庭個人養老能力有限,站點資源也有限,我們就用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力量來彌補。”

  家住巴南區花溪街道的杜華君老人,今年63歲,因意外失去自理能力,家人將其送入花溪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全托管,中心專業的醫療照料,讓杜華君老人半年便痊愈。如今杜華君老人選擇搬出家,住進中心養老。中心有書法、防跌操、聲樂等多種老年興趣班,還經常有一些文藝匯演、集體生日等活動,杜華君覺得生活越來越有意思。

  花溪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成后,與18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和2個村級養老互助點管理相聯、資源互補,實現護工團隊、醫療團隊、文娛團隊等人力資源服務下沉。在花溪街道紅光社區養老服務站,記者看到,10多位老年人正依次進行中心護工團隊的健康檢查。今年已經83歲高齡的劉隆碧對社區養老服務站豎起了大拇指。“從家裡走到社區養老服務站,隻用8分鐘。中心工作人員時常送醫療到站點,態度好,服務也周到。”劉隆碧腿腳不便利,現在每天都會定時來養老服務站做理療。

  以老人居住地為中心,巴南通過“中心帶站”模式,畫出了一個個“一刻鐘養老圈”。這背后,還有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政府通過無償提供場地、延長租期、租金優惠、資金補助等方式委托社會運營,鼓勵專業養老服務機構參與,同時委托第三方機構,採取“線上抽檢+線下實檢”方式,對運營單位進行績效考核評估,保証社會化服務優質可持續。

  同時,政府監管也不缺位。在巴南區智慧社區智慧養老雲平台,一張大數據圖讓全區養老陣地分布情況一目了然,實現養老服務全流程網辦,居家養老服務數據實時監測。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