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提振信心 明确方向 鼓足干劲——各方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养老话题

来源:中国社会报 发布时间:2024-03-07
字号: [小] [大]   
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24-03-07

编者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养老相关工作。养老照护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长期护理保险、银发经济等关键问题也受到代表委员乃至社会各界关注,本报邀约相关专家学者、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养老从业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畅谈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养老的话题。

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办好惠老实事

中央党校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会长 青连斌

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强总理对今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时提出:“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既是过去一年我国政府特别重视并卓有成效的一项工作,又是今年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嵌入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国人口老龄化国情背景、长期形成的养老文化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等因素,决定了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社区养老最主要的功能是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因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养老服务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去年,聚焦群众关切,重点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国家大力推动老年助餐服务的发展,惠及众多老年人。我国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发展养老服务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的必然要求。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离不开社区硬件建设的支撑。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新型城镇化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难题,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惠及老年人的好事实事。

多措并举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中国社会科学院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首席专家 林 宝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这是基于我国当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需要和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客观要求而提出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速度快于城镇,供给不足是当前农村养老服务的突出问题,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保基本责任,积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各地要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视,根据农村老年人的现实需要,制订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具体目标,并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完善政府相关部门绩效考核机制,适当加大农村养老服务事项的比重,确保农村养老服务各项目标任务得到落实。二是应加快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快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提高长期照护、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和统筹资源的能力。建议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依托乡镇卫生院展开,具备医养结合功能。三是加强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可开展农村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对有意向从事农村养老服务的人员进行培训;对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的机构和人员给予一定的补贴;加大对农村互助养老的支持力度。

助推老年用品和服务有效市场高水平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纪竞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既利当前又惠长远。

我国人均GDP已连续3年超过1.2万美元,在迈向高收入国家进程中,银发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位势日益凸显。健康食品、康复辅具、养老服务、文化旅游、宜居住宅等老年用品和服务需求潜力巨大。为满足银发族产品服务需求,我国提前布局银发产业,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强产品服务供给,以实现供需均衡。

然而,老年用品和服务的外部性决定其供给的复杂性,单纯依靠市场力量难以实现效率最优。传统上,我国将“老有所养”视为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外部性特征意味着需要强化政策支撑。支持政策一方面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另一方面也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个人和家庭对于整个生命周期资源配置的预期,使其为老年期做好准备。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优化“有为政府”职能,助推老年用品和服务“有效市场”高水平发展应成为政策的着力点。一是明确产业政策支持重点。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培育发展七大潜力产业,包括老年用品、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等方面,指明了老年用品服务市场发展方向。二是优化更加公平的市场发展环境。强调各类经营主体按规定平等享受优惠支持政策,公办、民办,国企、民企,内资、外资等全部一视同仁,防止由于“区别对待”的产业政策压抑市场竞争机制。

为老年人提供有温度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广安养怡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刘建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为一线养老服务工作者提振了信心,也为养老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养老服务机构是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的重要场所,只有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和有温度、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养怡院将“软硬兼施”,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软件”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理念,以服务理念内化和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作为人员培训重点,通过劳模工匠工作室的引导,深入探索“启能—培能—传能—赋能”的培训体系,培养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养老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硬件”方面,持续优化设施设备,提升环境质量,为老年人打造安全、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

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还要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养怡院将依托探索形成的床位打通、人才打通、服务打通的机构、居家一体化养老模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畅通沟通交流渠道,及时获取意见反馈,为创新服务方法、提升服务质量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巩固“机构跟着老人走,养老就在家门口”的成功经验。

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积极发挥更大作用

沈阳万佳宜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海林

听了李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养老工作的要求及工作部署,我们民营养老企业的信心更足了。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沈阳万佳宜康养老集团以公建民营方式参与从大型养老机构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牌的连锁化发展。12年的探索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公建民营是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最佳方式,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参与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

2022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在今后的养老服务实践中,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定信心,在居家社区养老与家政和物业融合发展中、在养老服务创新实践中联合更多的社会力量,为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养老服务需求贡献力量,并积极发挥创新和引领作用。

为织密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贡献力量

湖南怡康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庄 慧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令我倍感振奋和鼓舞,同时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是保障老年人晚年幸福的重要方面。作为养老服务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湖南怡康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将继续主动担当,助力构建完善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一方面,在构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中,继续发挥专业服务优势,以机构养老服务队伍、医护团队、社会工作者为主力,联动社区网格员,吸引、调动和指导妇女、低保特困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鼓励社区、村居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送餐及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强化养老机构和社会力量互融共促,织密多元参与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另一方面,以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为抓手,在老年助餐、“六助”服务、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把机构专业化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广覆盖、多元化、多层次、有品质的养老服务,用实际行动托起他们“稳稳的幸福”。

建立全链条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山东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 宋 坤

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是夯实养老服务基础、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把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摆到突出位置。

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要紧紧围绕“没人干”“干不住”“留不下”等突出问题,聚焦培养、引入、使用、激励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环环相扣,建立全链条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强化培养招引,确保“供得上”。建立院校设立养老相关专业奖补制度,推动将养老专业纳入职业院校高水平、特色化建设工程,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储备力度。建立“1+1+N”机制,地市民政部门与一所设立养老专业院校签约共建,产教融合,确保培养人才技能精湛、符合机构需要。

强化政策保障,确保“留得住”。强化物质激励,建立健全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等制度,定期发布养老从业人员工资指导线。强化职称支持,探索将养老护理员纳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序列,提升养老行业的社会地位。强化精神褒扬,将养老人才纳入各级高层次人才库,推荐参选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评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强化使用激励,确保“干得好”。将养老护理员培训纳入各地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指导目录,指导养老服务机构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与技能等级挂钩的薪酬机制,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组织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养老人才政校企对接交流会,对符合条件的获奖人员晋升职业技能等级、落实待遇条件,搭建互学互鉴的养老人才合作交流平台。

打造高原特色养老服务青海样板

青海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 王 军

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2024年,青海省民政厅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聚力打造高原特色养老服务青海样板,保障“一餐热饭”、打造一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标杆、提升一批公办养老机构质量、建强一支养老服务队伍、开展一批关爱项目的目标,重点实施好老年助餐服务发展、医养融合发展增效、养老机构增能提质、老年人关爱服务、养老人才增量提质“五项行动”,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安徽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 陈帅南

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农村养老、银发经济等提出了要求,为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实践画出了重点。作为养老服务工作者,如何让全省1285万老年人生活更加幸福,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当下,拓展丰富养老服务工作内容,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首先,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围绕人民群众新需求,指导各地积极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重点开展老年助餐、日间照料、短期托养、互助养老等服务。以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为依托,积极引导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开展助浴、助洁、康复、应急等上门服务。其次,要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提档升级。建立完善“党建+农村养老服务”机制,推动以基层党建引领农村养老服务发展。鼓励各地探索通过组建农村助老员等方式,对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定期探访,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照料护理等服务,着力打通为农村困难老年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最后,要丰富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围绕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家政、餐饮、教育、体育、健康、养生、金融等领域融合发展,推广“养老服务+”新模式。推动发展老年人服装服饰、生活护理等养老产品,助力发展银发经济。

擦亮“津牌养老”名片

天津市河西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 欣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在家和熟悉的社区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只有不断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实现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期盼。今后,天津市河西区将进一步聚焦老年人普惠性、多元化、高品质的服务需求,以打造最优养老城区为愿景,用高品质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不断擦亮“津牌养老”名片。

进一步完善服务供给体系。提升社区养老载体功能品质,坚持助餐服务这个基础,进一步深化助医、助浴、助洁、助急等基础性服务,切实提升载体使用效能,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鼓励养老机构提供上门服务,让老年人享受分级分类、选择多样的养老服务。

进一步完善健康支撑体系。深化完善“三床联动”机制,推动专业护理服务、医疗服务向家庭延伸,实现养老服务与医疗功能相结合、生活照料与康复关怀服务相融合。注重兜底保障,加强政策支持,推动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及分类指导,全面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

进一步完善智慧养老体系。持续深化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数据分析、运营管理、场景展示、审核监管等功能。加强智慧养老场景搭建,发挥数字经济产业优势,探索立体化、整体化、全面化、智慧化养老服务场景,持续挖掘数据潜在价值,加强对各类养老服务数据的活化利用。

进一步完善全域老年友好体系。结合实施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和“高品质15分钟综合服务圈”建设,把各类适老元素充分融入其中,积极拓展复制养老示范街区建设,持续推进家庭、社区适老化改造,真正构建起老年人居家、出行、休闲、服务的全场景适老化模式。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