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川渝老龄人口已超2528万 欣欣家国的 “养老焦虑”何处安放?

来源:汇橙养老 发布时间:2023-12-02
字号: [小] [大]   
来源:汇橙养老 时间:2023-12-02

川渝人口老龄化客观存在,人口老龄化趋势空前绝后,也势必带来社会变革。那么,我们应如何以发展和深化改革的眼光来对待当下的“养老焦虑”呢?

在具体的养老问题上,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跑过了养老体系发展的速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舆论是社会的肌肤。眼下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养老焦虑”,养老成了全民高度关注的话题,并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对老年人来说,焦虑源于需求无法满足。

对中年人来说,焦虑来自养育压力。

对年轻人来说,焦虑来自不确定性。

而除开年龄代际和社会分工上展现的不同焦虑,一些外部因素也同样助长着“养老焦虑”。

比如,“三大支柱”支撑作用还不强。

又如,城乡差异仍较大。

当人口老龄化成为必然趋势,身边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去看待养老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积极”二字被反复提及,彰显着国家的态度。态度积极,手段更要密集,织密养老保障网,或可从川渝民政在养老工作发力破局中,窥一隅而知全貌。

■四川现状

■ 做实针对特殊困难老人基本生存需求的“纯养老”

■ 盯实低龄活力老人、健康老人的发展需求、精神需求的“准养老”

■ 立足中青年视角前瞻性考虑基本养老服务的方式、制度设计、保障机制等的“大养老”。

近日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蒋丽英介绍:

当前,四川省60岁及以上人口1816.4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居全国第三,占人口总量的21.7%,老龄化率为全国第七,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在老龄化问题上,四川省还显现出“四个并存”的区域特征:

一是深度老龄化与严重少子化并存在“老去”与“不生”的矛盾之下,大部分家庭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二是家庭小型化与人口分离化并存。人口转变与社会转型带来的代际关系变化,家庭制度、家庭情感、家庭责任等将受到更多冲击。

三是未富先老与慢备快老并存。2022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万元。2023年,四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28元。随着高龄化失能化的加速,老年照护需求将快速增长,社会保障服务供给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四是城乡倒置与区域失衡并存。全省老龄化水平农村形势高于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明显快于经济发达地区。

综合分析,四川省老龄人口基数大、程度深、增长快、负担重人口老龄化形势不容乐观。蒋丽英表示,伴随着当前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如何养得了老、养得起老、养得好老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所以在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下,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要把握“四个转变”:

一是从窄化老年人视角向全域老年人视野转变。既做实针对特殊困难老人基本生存需求的“纯养老”,又盯实低龄活力老人、健康老人的发展需求、精神需求的“准养老”,同时立足中青年视角前瞻性考虑基本养老服务的方式、制度设计、保障机制等的“大养老”。

二是从关注显性养老民生问题向隐性老龄社会问题转变。在保障全体老年人基本生存权的基础上,更加关注老年人心灵慰藉不足、精神文化匮乏、亲情沟通缺位等隐性老龄社会问题。

三是从单一化的服务供给模式向系统性的服务供给体系转变。坚持从满足“生存需求”,到兼顾“发展需求”“精神需求”;从部门业务分治,到部门协同共治;从政府单一供给,到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各归其位、责任共担。

四是从被动应对建立服务保障型老龄社会向主动探索建立活力发展型老龄社会转变。改变“老龄化=负担”的传统思维,发挥1800多万老龄群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建立“活力发展型”老龄社会。


■重庆现状

重庆日报:请您介绍一下我市目前的老龄化现状,近年来有哪些应对举措?

重庆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

人口老龄化是当代深刻影响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趋势。

我市是全国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的省市之一。据最新数据,我市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712.11万人,占人口总数22.16%,居全国第五;65岁及以上人口588.16万人,占人口总数18.30%,仅次于辽宁省,居全国第二、西部第一;空巢老年人112万余户。总体上看,我市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进入早、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多、空巢化等特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全市上下围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以赴补短板、固底板、惠民生、防风险,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行网络织密织紧。

二是基本形成市场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支持社会力量利用国有存量资产和社会闲置房产开展普惠养老服务。

三是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升级改造乡镇敬老院529家,建成功能完善的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中心60所。

四是建立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每年为特困人员发放高龄失能补贴,为高龄老年人发放津贴。

五是深入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长期护理保险等国家试点工作,创建全国智慧养老示范基地和企业8个、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优秀案例5个。


由善养翁综合编辑自重庆瞭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昌娟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张莎 等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