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01号”职业证书,在江苏南通诞生!
4月28日下午
在长期照护险诞生地南通
全国首批长期照护师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正式颁发
来自海安的王汝芳等
6名代表接过证书
成为全国首批持证上岗的
长期照护师
【"000001号证书"诞生记】
“姓名:王汝芳,工种/职业方向:长期照护师,证书编号:……000001” 来自南通海安市邻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长期照护师王汝芳,成为全国第一本长期照护师职业证书的持有者。王汝芳今年49岁,几年前,她看好长期照护行业的发展前景,放弃经营多年的小吃摊,转行成为一名专业照护师。“像我这个年龄,做梦都没想到还能考到一本执业证书。”
王汝芳激动地说,“这不仅是一本证,更是咱长期照护人员的底气。照护失能人员,以前是凭经验,现在可以靠专业技能,更好地为失能人员提供服务。”
【职业化破冰 照护师跻身"国家职业"】
其他75名通过考试的长期照护师也将于近日持证上岗。长期照护师,由此被列为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一个新的工种。这一新型职业的诞生,标志着失能群体照护职业化率先在江苏落地。
长期照护师是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的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医疗护理、功能维护、心理照护的从业人员,在职业分类中属于“健康照护师”。
“作为一种新的职业,长期照护师的诞生,有助于提升长期护理质量,促进康养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就业创业,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滔说,全国首批证书在通颁发,标志着长期照护职业发展进入新的快车道。各地医保部门将尽快落地实施长期照护师培养培训、技能提升,加快培养出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长期照护服务人才队伍,促进长护产业良性发展。
【从"护工"到"照护师" 重塑养老服务价值链条】
十年前,作为全国首批15个“长护险”试点城市之一,南通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照护保险制度,解决失能群体照料护理问题、减轻失能人员家庭负担。目前,南通已建立起机构照护、居家照护、社区照护、支持性器具“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参保人员720万,12万失能人员得到保障,360多家定点服务机构蓬勃发展,1.2万名从业人员早在2023年就实现养老护理员资格证全覆盖。
当"护工"变身"照护师",改变的不仅是称谓,更是专业价值与社会认同的重要象征。从服务能力来看,这张证书代表着持证者经过系统培训,掌握了规范化的照护技能,能够为失能群体提供更专业、更安全的服务。在职业价值层面,它标志着从业者从简单的劳务输出升级为专业技术人才,实现了职业身份的飞跃。就社会认同感而言,国家认证的资质让这份职业获得更多尊重,改变了社会对护理工作“低门槛”的刻板印象。从行业竞争力角度,长护师证书将成为从业者在就业市场的重要筹码,随着长护险制度的推广,持证人员必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更好的待遇。
发布:郭玉
审核:沈亚云
文章来源“南通日报”“江苏省医疗保障局”“扬子晚报 “”中国医疗保险”等。南通长护服务产业园尊重各行各业原创创作,如申请文章转载、或涉及图片正文内容侵权需删除,请联系后台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