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长护险显著减轻家庭照料者负担,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发布长护险研究报告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3-12-17
字号: [小] [大]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23-12-17

12月17日在沪举行的第三届老龄中国发展大会上,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韶教授发布两项研究成果:《老龄金融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金融报告》)与《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报告》(以下简称《长护险报告》)。

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进入加速提升阶段,2022 年我国60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8亿,在未来 10 多年间将快速增长,到2050年将超过5亿人,占比将达到38.81%,同时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 10%。

《长护险报告》显示,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养老机构规模不断扩大。自2013年以来,在多项激励工具的作用下,养老床位不断增加,养老机构的专业化程度逐渐提升。养老机构从2013年末的 4.25万家调整为2022年的4.0万家,床位从429.5万张增长为535.9万张。

《长护险报告》指出,长期护理保险满足了更多失能老年人的照料需求,显著减轻家庭照料者负担。截至2023年6月,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 1.7 亿人,累计超 200 万人享受待遇。长护险的实施使得年人均减负约1.4 万元。同时,长护险激活护理人才市场,创造就业岗位。截至2023年6月,试点地区定点服务机构护理人数达33万人,是试点初期(2017 年)的近10倍。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认为,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各地已开展的长护险试点,长护险未来的制度建设应明确长护险的底层逻辑,指引具体制度设计,并改进长护险的筹资、评估、待遇支付、制度衔接细节,提升制度的效率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要综合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特点,在缴费、资源配套以及覆盖人群方面提升制度的公平性,完善长护险配套资源建设,构建长护险未来发展的稳定基础。

而《金融报告》则介绍老龄金融的内涵、种类、功能,以及相关运作机构和模式,阐述我国老龄金融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报告总结提出中国老龄金融面临的五大主要挑战和发展机遇,同时针对中国老龄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世界范围内老年人口规模最大、老龄化速度超快、地域范畴最宽广、区域差异最大等特征,养老任务也最繁重和最复杂。 本次大会以“中国式现代化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主题,国内老龄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政界及业界代表汇聚于复旦大学校园,深入探讨如何采取更加科学、精准和高效的策略应对人口老龄化,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会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十三名博士研究生获颁首届树骏奖学金。据悉,树骏奖学金由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彭希哲先生于 2018 年捐赠 60 万元人民币设立,旨在鼓励更多年轻学者投身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与实践。

同日,“百家养老”项目启动。复旦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牵头启动“百家养老”调查,旨在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探讨“中国式养老”的可行道路。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华龄出版社共同发起“老龄中国”系列丛书出版项目。

此外,本次大会还设置三场高端圆桌论坛“人口高质量发展与老龄社会治理”“养老保障与老龄社会创新”和“老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传播”、两场主题论坛“老龄产业与养老金融论坛”与“青年学者论坛”。逾四百位来自全国各地三十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近十家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数十家老龄产业机构等相关代表,以及“问道”养老领军人才研修班学员参加本次大会,与会代表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商老龄化应对的地方策略与中国方案。

作者:储舒婷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