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本想养老,家底却差点没了?

来源:中国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2-10-01
字号: [小] [大]   
来源:中国长安网 时间:2022-10-01

“您在我们蓝月谷老年公寓存20万,3年之后如果没有消费,不光20万全退给您,您每个月还能拿到养老补贴!”

2017年的某天,街头的张大爷接到一份“邀请函”。发放传单的小伙带着张大爷参观,还宣传自己资金实力雄厚、手续齐全。张大爷便动了心,交了20万。

“到现在还有16万都拿不回来了!”张大爷发现钱没有按时到账,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原来,公寓老板何某打起了歪主意,向老年人非法吸收资金3216万元。

近年来,涉老诈骗层出不穷,其中有一种类型让老年人深受其害。这便是张大爷遭受的大额预付费诈骗。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专项办主任陈一新在全国专项办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第四次部门会商会上强调,决不让养老机构成为“诈骗基地”,决不让“黑机构”祸害老年人。

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已胜利收官。面对大额预付费诈骗,各地都做了哪些实事,又有哪些金点子好办法值得推行?中国长安网为你带来独家报道。

突出高效排查,挖出大额预付费诈骗陷阱

近年来,养老社区概念兴起,其通过向具有较高经济能力的老年人预收取大额资金,来提供养老服务。但这一概念也被犯罪分子盯上,骗子把“黑机构”伪装成正规的养老机构,向未入住的老年人销售预付费的会员卡,来提前收取大额资金,最后卷钱跑路。

一个问题摆在眼前:如何让这些伪装的“黑机构”浮出水面?

民政部结合养老服务领域实际,梳理出床位数、收住老年人数量、营销方式、收费标准以及举报情况等17个摸排要点,对养老服务机构收取大额预付费对象的数量超过实际床位总数的等15种风险隐患细化摸排,对摸排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综合评估,逐一确定养老服务机构涉诈问题,建立风险隐患等级从高到低的风险管控名单。

各地结合实际,还有更多方法让这些“黑机构”一个个浮出水面。

湖北对1625家涉及养老服务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对68家存在非法集资风险的企业,进行全网监测扫描,研判形成《疑似养老风险企业名单》进行重点整治。广东充分利用中国裁判文书网、市场监管总局研发的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等数据资源,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风险画像并建立数据库,汇总形成涵盖4370家养老服务机构清单,并进行摸排研判。

重打击惩治,保持依法严打高压态势

挖出“黑机构”,还只是第一步。针对大额预付费诈骗的这个特点,各地政法系统依法从严惩处以“养老”为名,实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分子。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江西省法院系统共对11名被告人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加大财产刑处罚力度,切实通过依法从重判处财产刑,最大限度剥夺被告人的再犯能力。如江西蓝月谷度假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何某光被分别判处被告单位罚金200万元,被告人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0万元。

“最怕的就是资金转移了!”面对大额预付费诈骗,老年人最关注的还是自己的钱能不能要回来。

面对老年人的担心,福建将查清资金去向、追赃挽损列入工作重点,对涉案财产,采取尽早扣押、冻结措施,最大限度保护老年人财产安全。

江西金融监管部门运用平台监测预警功能,收到资金异动线索20条,涉及金额21亿元,对非法集资做好监测预警。

天津对不符合收取预付费条件的养老机构,督促其制定退款计划,并在有关部门监督下全部退款完成,将风险切断在前端,消除在萌芽。

聚焦长效措施,完善健全养老机构服务规范

养老诈骗案件往往追赃挽损难度大,对涉案资产的及时查控,也只是“亡羊补牢”。打击大额预付费诈骗,不光治标,还要治本,必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前端预防上下功夫。我国老龄人口已超2亿,养老群体日渐庞大。只有壮大规范的养老服务市场,让良币驱逐劣币,“黑机构”才无法坑害更多人。

湖北省民政厅明确了养老机构收取会员费的条件,还规定,收取的会员费总额不得超过可抵押物估值的60%;会员办理会员卡后提出退还会员费要求时,养老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天津市民政局出台意见,规定养老机构预收的服务费不得超过月收费标准的3-5倍,还将采取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方式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存管账户的资金仅用于本机构设施建设,不得用于投资或转入其他账户,通过长效机制,杜绝养老服务机构非法集资和养老服务诈骗的发生。

相关机构办案人员介绍,对有风险隐患的机构督促退款,对涉嫌非法集资的线索监测预警,对违法犯罪的资金尽早查扣,对苗头性问题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前中后期共同发力,做到一体化推进,才能全力构建全链条养老诈骗预防治理体系,最大限度保护老年人兜里的养老钱。(张泽中)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