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记者调查丨“银发浪潮”下如何破局养老之困?

来源:云上霍林郭勒 发布时间:2023-05-31
字号: [小] [大]   
来源:云上霍林郭勒 时间:2023-05-31

截至2022年底,我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515.05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总数的21.45%;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52.95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总数的14.7%。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区已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让“养老”这一话题受到更多人关注。记者深入多家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探究养老服务现状,以及老年人的关注和期盼。

养老之惑

每天一早,在内蒙古怡乐养老服务中心,51岁的护理员范金芳来到老人的房间倒便盆,协助老人刷牙、吃饭,有时还帮老人换尿片、协助上厕所。与她一同工作的还有3名护理员,普遍年龄在45至55岁之间。平均下来,每个护理员要负责照顾七八位老人,人手比较短缺。

“我们对招聘回来的护理员进行培训,或是‘以老带新’开展工作,但大部分都离开了。”内蒙古怡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亮坦言,养老服务面临护理人员紧缺、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东郊恒康安养院是我区成立较早的民营养老院,目前入住153名老人,有38名护理员。“护理员月薪3500元,但由于招工难、人员流动大,养老院常年招聘护理员,却仍然难以留人。”该院负责人丁利东说。

如今的养老服务,已从简单的照护扩展至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越来越凸显专业化。“这需要年轻血液的加入,但实际很难招到人。”有着4年从业经验的内蒙古乐庭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邢少伟,对其间的变化深有体会。“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干,认为服务层次不高。”不过,邢少伟也看到,“现在政策支持社区养老,这给了我很大信心。”

数据显示,目前我区养老护理员总数不到1万名,而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有80万左右,按照护比测算,需护理人员17万人,养老服务行业面临用工荒。

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草原社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成了附近老人常去的地方。67岁的李阿姨说:“这里可以做艾灸、看书、打牌,吃饭还省钱,行动不便有人送餐,就是缺少医疗资源,生了病还得往医院跑。”

作为公办养老机构的呼和浩特市泽惠养老产业发展中心,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和几家医疗机构进行过商谈,希望在养老院开设医疗、康复等服务,但一直没有医疗机构落户。”该中心理事长樊四说,希望相关部门对养老基础设施投入给予资金支持。

“医养分离容易延误老年人病情,一些高龄慢性病患者,把医院当成养老院,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李亮告诉记者。

探究成因

记者调查发现,医养结合产业的发展面临高投入、低收益的现状,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激发。

长期关注健康养老并多次提案的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百草堂秦氏中蒙医医院院长秦立梅指出,近年来,新建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还不能满足老年人医疗需求,存在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少、医疗服务不足、保障经费不够等问题。

樊四告诉记者,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对接难度较大,涉及主管单位交叉重叠。同时,养老行业存在医疗风险高、收入低的现状,医疗机构进入难度大等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协调推进。

对于养老机构来说,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也面临着很难招到和留住优秀人才的问题,由于晋升通道狭窄、职业荣誉感和收入低等原因,很多医生不愿意长期在养老机构工作。

“同样的情况在护理员身上更加凸显,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同感不高、执业和发展空间相对狭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匮乏,专业护理人员缺口大、专业能力不足。”丁利东表示,护理员去医院做护工,每月收入七八千元。对此,樊四持认同观点,“岗位薪酬低、补贴不到位,导致人员流失严重。”

此外,近年来,各地进一步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养老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邢少伟坦言,在投资运营养老服务行业中,不乏有从建筑、餐饮、家政等其他行业跨界而来的,缺乏对养老行业的认知了解,既不熟悉养老服务机构的运维模式,也不懂养老服务企业的营销策略、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破题之路

“要加快推进全区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进行医养融合发展,条件欠缺的与毗邻医疗机构签订协议,让专业的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秦立梅表示,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绩效考核方法,还要加大医养政策倾斜。

据了解,内蒙古“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九项重点任务。其中就包括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机制,鼓励多种形式的签约服务、协议合作,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就诊绿色通道等多种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医养服务。

为深入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我区鼓励多种形式的签约服务、协议合作,东郊恒康安养院除了已开设卫生室外,正在建设康复医院。内蒙古怡乐养老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合作,医院为老人建立档案,定期开展义诊服务。李亮告诉记者:“我们还立项了两个养老项目,计划建设床位500张,总投资9000多万,预计2025年左右建成运营。今年国家有养老项目资金,我们正在向发改委等部门积极争取,其中医养康养结合是建设重点,希望得到自治区和国家的支持。”

自治区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副处长王天俊表示,近年来,我区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顶层设计、服务供给、改革创新等方面持续用力。截至目前,全区692个养老机构中,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有158个。全区建成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6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018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98个,涵盖助餐、助医、助洁、助行、助浴和心理辅导、日间照料、嵌入式服务等各类居家服务。

“我区将进一步完善养老设施专项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推动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站或其他医疗设施邻近设置。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办各类康复医院、中医医院、安宁疗护机构等,重点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服务。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居家老人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王天俊表示,到“十四五”末,全区基本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在机构床位数占比不低于55%。

针对养老人才供需困境,秦立梅表示,吸引更多年轻人入行,需要提升整个社会对养老护理行业的认识,提高护理员的薪酬,制订可行的职业规划。比如进行定向培养,为学生提供学费、生活费支持,吸引一部分学生报读。采用现代学徒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一边工作、一边提升学历,有助于解决人才紧缺的难题。

在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区正在通过在高等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等开设养老护理专业、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到“十四五”末全区培养培训养老护理员1.5万人次。

王天俊告诉记者:“我区将完善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等级、工作业绩、服务质量等因素与薪酬待遇挂钩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制定入职补贴、免费培训和工龄补贴等优惠政策。大力培养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养老服务提供更多人才和力量支持。”

原标题:《记者调查丨“银发浪潮”下如何破局养老之困?》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