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重庆无障碍环境建设如何?这场公益体验有答案

来源:重庆日报 发布时间:2023-08-30
字号: [小] [大]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2023-08-30

  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关系残疾人的出行,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和文明程度。8月23日,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即将实施前夕,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大渡口区梅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大渡口区肢残人协会共同组织发起“无障碍山城”公益体验活动,邀请残疾人代表、志愿者对重庆部分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和服务进行体验。

  第一站:重庆规划展览馆

  体验建议:进门处可贴上联系方式 坡道可改建无障碍通道

  早上八点,由8名肢残人士、8名志愿者和3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公益体验团队从大渡口区出发,第一站来到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记者看到,在展览馆正前方,要步行两段楼梯才能到达入口,于是大家朝着一侧走了一段路程,来到一个坡道处,上面显示“车行通道”,需要等待工作人员打开门杆放行。

  “其实这里如果能张贴一个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就好了,直接打电话请他们放行,不用这么大热天还要跑到入口那里告知他们。”此时,几位残疾人朋友交流着,看到志愿者顶着烈日专程爬楼梯到入口通知工作人员,很是心疼。

  几分钟后,门杆放行,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大家一起缓缓上坡道。这条坡道大约有100米,对于使用手动轮椅的残疾人朋友不太“友好”,需要有人在后面推着。

  爬完坡道后便是入口,门口摆放着“扫码预约”的牌子,工作人员告知残疾人不用扫码登记,出示残疾人证就能进去。展馆入口处有一个“特殊服务设施使用须知”,可以免费向场馆借婴儿车、轮椅、拐杖、雨伞等物品。

  进入展馆,大家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依次从一楼乘坐直梯到二楼、三楼进行参观。

  “现在无障碍设施还是很方便,坐直梯可以直达任何楼层,又很宽敞。”电梯里,一位大姐开心地说。

  在二楼,一个名为“重庆桥都”的展厅门口有一截门槛,大家看到后激烈讨论起来,“可以像轨道交通一样,在一旁放一个斜板,这样轮椅就能上下了。”

  展览馆二楼设置了母婴室,一楼和三楼都设有无障碍卫生间,每一层几乎都是平的,不需要再上下坡。

  参观完毕,大家回到一楼准备从出口出去,令人意外的是出口处是感应式设计,感应不到轮椅,闸门就不会打开,只能人通过。无奈之下,只好叫来工作人员放行。

  “这是我第一次来规划展览馆,无障碍设施还是比较齐全,电梯、卫生间都打造得很好,也有很多新奇的体验。”69岁的刘森发二级肢体残疾,他说,如果出口能够改一改或者专门修一个无障碍通道就更好了。

  走出展馆,大家又沿着坡道向下走。“这趟行程我很满意,好久都没走这么远出来玩了,我只有一个意见就是这个坡道有一点凹凸不平,上坡比较费力,下坡陡峭容易摔着。”61岁的杨崇华坐在轮椅上,身后的志愿者缓缓推着他往下行驶,他说,希望展览馆可以把这里进行改善,建成符合残疾人无障碍通道标准的坡道。

  第二站:东原1891精典书店

  体验建议:拓宽活动空间 无障碍标识张贴更明显一些

  结束了规划展览馆之旅,残疾人士又来到南滨路上的东原1891商圈,在一家餐厅用过午餐后,前往精典书店打卡。

  精典书店位于商场二楼,一楼有一个入口,但需要上楼梯,大家只好乘坐直梯到二楼。

  在二楼的书店进口,安装了防盗门仪,导致空间太窄轮椅无法通过,坐轮椅的朋友只能从一旁的消防通道进入书店。

  进入书店,大家四处转悠,阅读自己喜欢的书。记者发现,由于书店内布置了许多书架和书柜,通道较为狭窄,坐轮椅的残疾人朋友同时通过就会发生“擦挂”,只得依次通过。

  “我走路不是很方便,出门还是要人扶着,现在年龄大了,希望外面的楼梯能修得矮一点,最好有扶手,这样上下楼不会太吃力,过路的通道也能宽敞一些,方便坐轮椅的朋友。”62岁的王典明是第二次参加无障碍体验,他告诉记者,无障碍设施的完善肯定不可能一步到位,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设有无障碍通道,只要在逐步改善就是好的方向。

  王典明还建议,公共场所的无障碍标识可以做得更明显一点,比如放大字体和图像,尤其是轨道交通,常常因为字太小看不到站名,如果能放大一些就好。

  对此,肢体残疾二级的曾健也深有感触。

  “无障碍通道不仅是针对残疾人,老人、儿童、孕妇都需要,无障碍标识、标牌也很重要,放大一点可以给大家更明显的指引。”曾健说,之前她曾到公园、商圈进行过无障碍体验,发现有些商场入口有梯坎不好进去,在商圈也不太容易找到无障碍卫生间,现在方便了不少,比如这次到规划展览馆,工作人员十分专业,知道如何引导残障人士走哪条路,书店里的妹妹会帮忙取书、推轮椅,以后独自一人也能来这些地方,“我觉得生活在重庆已经很幸福了。”

  把重庆打造成有温情的公益之城

  无障碍环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重庆新建的人行天桥基本都安装了直梯,部分交通信号灯也安装了保障视障人士安全通行的盲钟,盲道、坡道在新改建的人行道上较以往更为规范。

  “虽然在无障碍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关乎特殊群体日常安全出行的问题。”重庆陆海基金会项目总监谢运称,重庆作为一个极具地理特色的“山城”,与平原城市相比,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占优势,但重庆无障碍环境建设从城市道路、建筑物到信息交流、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谢运介绍,开展此次公益体验活动,就是希望残疾人朋友到公共场所亲身感受目前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情况,让他们聊体验感受,比如有哪个坎上不来,哪个坡下不去,把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出来,给这些公共场所提供真实的、有价值的建议。

  这次体验,不仅有公益机构、志愿者的参与,也邀请了媒体。谢运说,目的就是让公众看到无障碍、残障其实只是一种生活状态,在日常生活里,生病了或是老人都会遇到障碍,因此不要抱有偏见,才能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处境,从而伸出援手,“希望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无障碍建设中,把重庆打造成一个有温情的公益之城。”

  观点>>>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人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若瀚——

  让残障人士、老年人无障碍融入社会生活

  为了创造无障碍环境,保障残障人群、老年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正式施行,这也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

  “这部法律的施行将有力推动残疾人与老年人权益保障,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人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若瀚谈到,这些年重庆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差距,如公共场合无障碍设施不足、不便利,甚至不可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未来一段时期内,全面评估、检查现有无障碍设施是否达标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郑若瀚说,检验无障碍环境是否达标,固然需要看它是否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但更重要的还是要看残障人士、老年人的实际体验,应当让残障人士、老年人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之中。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这部法律的名称叫《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而不是《无障碍设施建设法》。”郑若瀚指出,环境包含设施,但不限于设施。这意味着在硬件设施之外,还需要塑造一种文明软环境,需要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观念和意识。

  以往,社会大众对于残障人士遭遇“行动难”时,第一反应往往是遇到了就要帮一把,帮他们跨过梯坎、越过障碍,但这种好人好事式的帮助,并不是无障碍环境的初衷。

  “让残障人士、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主动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才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目的所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时应当秉承这样的理念。”郑若瀚说道。记者 杨铌紫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