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保险入局养老:责任与价值的相向而行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23-08-30
字号: [小] [大]   
来源:央广网 时间:2023-08-30

养老服务的供给离不开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有效结合。普惠性的基本养老服务与可持续盈利的商业养老服务,正在责任和价值的互动中,相向而行。

深度老龄化社会,呼唤商业养老解决方案

截至2022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为2.1亿人,占总人口的14.9%,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经推算,我国1962年-1975年生育高峰出生的3.67亿人口将在十年内变老。2035年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9亿,占比超过23%,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

在迈入深度老龄化进程的同时,我国家庭结构正呈现出少子化、小型化、独居化等趋势,这也意味着家庭养老功能将逐渐外化,市场和社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养老产业起步晚,市场机制不完善,服务内容匮乏,缺乏资本投入,发展非常滞后,难以追赶老龄化速度,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具体来看,一是服务供给总量不够。大家保险集团联合尼尔森IQ发布《2023年中国商业养老服务供需洞察白皮书》显示,2017—2021年,我国养老床位数量虽然大体保持增长趋势,符合增长达2.2%,但对比近5年来老年人5.9%的复合增长率而言,其增速仍然有限。

二是缺少具有公信力的渠道和平台。老百姓渴望得到及时便捷的高品质养老服务。老年人在医疗保健、安全保障、生活照顾、社交陪伴、文化娱乐五方面均有未被满足的空白,尤其在医疗保健与安全保障方面,目前中老年人对供给端服务评价较低,构成关键供给缺口。

三是养老服务人才短缺。目前我国有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但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服务人员不足50万人,若按照失能老人与护理人员3:1的国际标准,从业人员缺口巨大。

伴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需求逐步释放,养老行业正在呼唤市场化力量入场,探索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新业态。然而,养老服务需要的资金投入大、投资周期长,往往并不被社会资本青睐。

保险入局养老:担责于身 价值契合

作为传统金融企业,保险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回归保障主业使命,在养老领域持续发力,满足国家社会养老事业发展需要。保险公司受金融监管,相比其他社会资本,更容易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具有信用优势。

保险公司资金周期长,投资态度稳健,且具有养老金储备和健康管理能力,与养老行业在业务逻辑、资源禀赋上更加契合,同时还能满足保险行业自身转型发展需要。无论从资金端还是负债端来看,保险业都与养老产业有着天然的匹配性,布局养老具有天然优势。

一方面,由于险企资金规模大、周期长,需寻找稳定的投资回报,而养老社区建设周期长,需低成本、大规模的资金支持,以租赁为主的盈利模式也保障了现金流的稳定,符合险企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客户资源稳定、客群年龄较高、储备医疗资源丰富,进军养老领域有着天然优势,保险公司由此成为国内养老社区建设极为重要的参与者。

保险资管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内已有13家保险公司投资近60个养老社区项目,为全国20余省市提供床位数超8.4万张。此外,险资在养老及养老产业上下游医疗、健康领域布局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超过2340亿元。

轻资产,重服务:跑通“保险+养老”商业模式

《白皮书》指出,保险公司对于养老社区的投资可分为重资产、轻资产和合作模式三种模式。

重资产模式下,保险公司购买土地并完成养老物业建设等获得物业所有权的模式。重资产模式通常需要开发建设,投入周期长,资金占用大,但相比其他模式对物业和服务的可控性强,在全国化布局时更易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统一标准,还可能享有土地增值收益。

轻资产模式下,保险公司不持有养老物业所有权,而是通过租赁获得物业使用权的模式。轻资产模式投资建设社区前期投入少、建设周期短,回本快,具有更强的灵活性,能够快速覆盖全国多个重点城市。但轻资产模式对养老物业的可控性弱于重资产模式,需要与业主方沟通协商,存在租赁合约临时终止的风险。

合作模式下,保险公司既不持有物业所有权也没有使用权,而是通过与外部养老机构签约获得服务能力的“无资产”模式。合作模式几乎没有前期投入,无需购买土地和投资建设养老物业,有的也不建设运营能力,而是通过合作签约来链接养老服务资源。因对养老物业没有控制力,对后续服务兑现提出了挑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其中,当保险公司普遍选择重资产模式在城市近郊买地自建养老社区时,2019年才成立的大家保险集团另辟蹊径,选择了在城市核心区租赁物业改造养老社区的轻资产模式,通过租赁轻资产物业把成本降下来,降低每位入住老人获取服务的成本、拉动销售。大家保险预测城心医养社区能达到3.5%左右的内部收益率(IRR),是中等收益标准的投资品种。

大家保险的轻资产模式下,实现的是“重服务”。大家保险最开始的一部分护理服务为外采,之后逐渐组建起自有成熟护理团队,同时融合大家保险全资持有的加拿大规模最大的连锁养老集团之一Retirement Concepts的运营服务体系,大家保险护理能力实现了从外采到自建、从初级到有所积累的渐变。大家保险还在京津冀签约了6个职业院校合作培训护理人员,通过实习筛选出适合的护理人才,源源不断地为养老社区输出年轻力量。针对老年人经常遇到的心脏康复、骨科康复、神经康复需求,大家保险养老社区具备康复医疗资质,并配置了基础医生、全科医生和中医,以及互联网医院提供复诊服务,基本能满足老年人大部分的护理、康复及医疗需求。

截至今年6月30日,大家保险在北京运营了两个“轻资产、重服务”的医养社区。其中,友谊社区入住率为71%,朝阳社区入住率已经达到94%,“城心医养”模式初见成效。

“城心医养”:拉长产业链条,赋能保险主业

保险公司建设养老社区的核心诉求是赋能保险主业。从多家保险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保险+养老社区业务”对保单销售的拉动作用明显,且目前仍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大家保险集团董事长何肖锋表示,“大家的家”医养社区对大家保险主业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营造销售场景,赋能销售。客户参观真实的养老社区,不仅对未来养老生活有了直观的感受,而且对保险的作用也有了明确的感知。传统的保险只是理赔时的一纸合同,而保险与养老结合后,则包含着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细致入微的照护服务、无缝对接的医疗资源。

二是赋能个险渠道增员。对于人身险公司来说,在个险渠道“人海战术”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帮助代理人提升业绩、留住优质代理人,是稳定保费来源的关键。依托养老生态,代理人与客户交流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保全、理赔、产品,大大增加了代理人与客户之间的交互内容与交互时间。这种更贴合人们需求的展业方式,对优秀营销团队有着更强的吸引力,沉淀后有较强的黏性。

在保费收入方面,2022年,养老社区对大家保险标准保费的贡献同比增长超过70%;在代理人成长方面,大家人寿个险渠道产生了310名“百万圆桌会员”,意味着大量的长周期资金和更加稳定的现金流。

大家保险为确保自身保单承诺始终有效,一是依托与中国诚通、中国铁建、国药集团联合成立的中康投所拥有的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资源,挑选优质项目迅速改造成养老社区,迅速投入服务应用。二是发挥销售能力,在北京市六环以内签众多合作床位,作为未来杠杆应对的资源。

保险公司参与养老市场,使养老不仅赋能保险,其本身也正在成为保险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公益行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内页通栏广告 内页通栏广告